腳常扭到該怎麼辦?

腳常扭到該怎麼辦?

腳踝受傷後能運動嗎?專業教練教你6個動作安全復健不踩雷!

腳踝扭傷是最常見的運動傷害之一,無論是打球、跑步,甚至是日常走路都可能不小心踩空。許多人認為受傷後應該完全休息,但其實適當的訓練與活動,是幫助關節恢復的關鍵。以下教你6個經專業教練設計的腳踝訓練動作,並附上實例說明與常見疑問解答,幫助你科學復健不踩雷!

✅ 腳踝受傷後的訓練建議動作

1. 小腿放鬆按摩

📍針對小腿三段的內外側進行滾筒放鬆
➡️左右各滾動20次,一組即可
有助釋放緊繃肌群,減少對腳踝的拉扯。

2. 屈膝踮腳訓練

📍站在階梯邊緣,膝蓋微彎、腳跟懸空,慢慢向下壓再上提
➡️20次×3組
訓練比目魚肌,強化腳踝下方控制力。

3. 直膝踮腳(手扶牆+夾球版)

📍膝蓋打直,夾球在雙腿間保持穩定,緩慢上提腳跟
➡️20次×3組
主要針對腓腸肌,提升爆發力與穩定性。

4. 勾腳背負重

📍坐姿腳懸空,腳背勾住彈力帶或小啞鈴,往上勾起
➡️20次×3組
針對脛前肌訓練,是恢復步態與預防拖腳的關鍵動作。

5. 單腳平衡訓練

📍站在軟墊上,單腳微彎、髖往後推、雙手擺動
➡️20次×3組
這是訓練本體感覺的重要動作,幫助你避免再扭傷。

6. 自然走路訓練

📍腫脹控制後,鼓勵輕鬆走路,不再冰敷
➡️每次約10分鐘、每天2~3次
讓關節適應日常活動,避免過度依賴靜止。

❓常見問題Q&A
Q1:腳踝還在腫,可以開始訓練嗎?
A:若是劇烈腫脹或紅腫熱痛明顯,應先冰敷休息或就醫確認。但若已過急性期(約3~5天),開始進行輕度活動是有幫助的。

Q2:每天都要做這6個動作嗎?
A:建議每週進行3~5次即可,依照個人狀況調整組數與次數。若已完全康復,也可納入日常保養動作。

Q3:只有一腳受傷,另一腳需要練嗎?
A:建議雙腳都做,避免代償發展成其他問題。例如:過度依賴未受傷腳可能導致骨盆歪斜、膝蓋壓力上升。

Q4:做完會痛怎麼辦?
A:微酸屬正常,明顯刺痛或腫脹應停止訓練,並諮詢專業人士。初期可減少次數組數,從低強度開始。

Q5:這些訓練可以幫助預防再次扭傷嗎?
A:可以。腳踝扭傷容易反覆,是因為本體感覺受損、肌力不足,這些訓練剛好針對這些問題,幫你「修補地基」。

📌總結:受傷後不是不能動,是要動得對、動得巧
與其擔心「會不會又扭到」,不如花點時間練出更穩的腳踝。這6個訓練動作不只幫你恢復行走能力,還能強化整體下肢協調,讓你從「怕踩空」變成「踩得穩」。
下方影片動作示範若有問題可以youtube留言跟我們提問!
如果你覺得這篇實用,歡迎收藏+分享,讓更多人不再對腳踝受傷感到無助!
Facebook
YouTube
Instagram